分享到:
用生命守护平安的好局长
  • 发布时间: 2021-12-20 15:08
  • 来源: 司法局
  • 访问量:
  • 字体【      】

潘东升,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福建平潭人,中共党员,1984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一级警监警衔,历任福建省公安厅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副处长、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总队政委、科技通信处处长,三明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生前任省公安厅党委委员,福州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一级巡视员。曾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2021年荣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个人嘉奖。2021年9月25日上午,潘东升同志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在重要会议安保维稳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于当日12时35分因公牺牲,年仅57岁,永远离开了他十分热爱、为之奋斗终生的人民公安事业。

潘东升同志抢救期间,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常务副部长王小洪、副部长林锐、政治部主任冯延致电关心慰问。福建省委书记尹力、省长王宁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务必全力抢救。

潘东升同志牺牲后,各级领导高度关注,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公安部常务副部长王小洪等先后作出批示指示,对做好善后工作、抚恤慰问、追授荣誉、学习宣传等提出明确要求。中央第八督导组副组长邵旭军等领导前往吊唁,深切哀悼、慰问家属。公安部、省公安厅第一时间发出唁电,中宣部、公安部、福建省委、福州市委追授潘东升同志“时代楷模”“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八闽楷模”“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公安部党委、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办、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党委、福州市委组织向潘东升同志学习活动。

从警37年来,潘东升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忠诚履职,甘于奉献,将毕生精力和全部心血都献给了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担任民警期间,他勤勉敬业、吃苦耐劳、屡立战功;走上领导岗位后,他以身作则,担当尽责,作风正派,工作起来专注忘我,危难面前不怕牺牲,团结带领广大民警,为护一方稳定、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业绩突出。潘东升同志是忠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重要论述的杰出代表,是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优秀典范。他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2019年8月22日,潘东升同志在闽侯县荆溪镇桃田村龙山会议纪念馆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郑重在留言簿上写上一句话:“永葆对党的无限忠诚!”这既是他对福州公安队伍的深情寄语,更是他一生的执着信念和动力源泉。

潘东升出生在福建平潭的一个海岛渔村,自幼家境贫寒,4个

兄弟姐妹中,他排行老二。6岁时,父母在外地工作,从小由爷爷抚养长大。从小,爷爷就一直教育他,要好好读书,这样才会有出息,才能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潘东升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求学阶段,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潘东升很刻苦也很争气,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高考时,他以优异成绩考上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软件专业。大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极参加党团活动,表现突出,被选为系团委宣传部长,负责青年团员的思想引导和宣传工作,逐渐让他对共产主义信仰有了深刻的认识,树立起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的人生理想。毕业时,国家信息化产业正处于起步腾飞阶段,他的专业成绩全班第一,不少同学劝他下海经商,老师也劝他出国深造,但他毅然选择了人民公安事业。他对家人说:“是党培养了我,人民警察是为群众做事、保护一方平安的崇高职业,我想加入这支光荣的队伍。”

1984年,潘东升第一次穿上警服。教官在新警培训时,对他说的一句话,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里:“加入公安队伍,就要准备好站着进来、躺着出去。什么是躺着出去?就是时刻准备着,为党为人民牺牲一切。”

家庭的熏陶、学校的教育、警队的熔铸,潘东升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37年来,不管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从事什么工作,他都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革命激情、顽强拼搏的战斗作风,在危急关头敢打敢拼、毫不退缩,在原则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福州是我国东部沿海重点开放城市、海上丝绸之路门户,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先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主持编制《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简称“3820”工程),科学谋划福州3年、8年、20年发展目标。作为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潘东升始终带着特殊感情、特殊责任,深入思考谋划在服务“3820”工程实施中,公安“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5年多来,他强化为“大园区”提供“大服务”、为“大项目”提供“大安保”的公安护航发展理念,主导建立闽东北协同发展区警务新机制,组建社会治安五级巡防队伍近3万人,为县级以上工业园区配备专门的治安巡防队伍337个。他精心构建“三横四纵五维”融合式智慧安保模式,带领全市公安队伍圆满完成了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金砖峰会“三合一”会议、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等1700余场各类活动安保任务,让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成为福州市招商引资靓丽的名片。

潘东升对公安事业的执着追求,源自对党朴素而深厚的感情。2016年,到任福州公安局长第二天,他就给全局民警上党课,以“忠诚、干净、担当”为题,150分钟全程脱稿,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深入浅出、引发共鸣。他十分珍惜自己的党员身份,每次缴纳党费都要请党小组长在自己的党费登记本盖上印戳,整整齐齐摆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珍藏起来。党费登记本记录的不仅是潘东升缴纳党费的“数”,更记录着他对党忠诚的“质”。生活中的潘东升很简单,最大的兴趣爱好是观看革命题材电视剧,特别是讲述共产党员坚守信仰的电视剧《风筝》,他反复看了多遍,直到牺牲前一周还在看,而且边看边感慨:“我们共产党人正是因为有信仰,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一路披荆斩棘走来”。

二、心系群众、人民至上,忠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潘东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心系群众、情系民生,大力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攻坚民生服务堵点痛点难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三明的乡镇农村,骑摩托车不戴头盔,曾经是一个普遍现象。有的群众嫌麻烦,有的家庭经济拮据,不想花钱买头盔。然而,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群众受伤甚至死亡的事例让人痛心。2014年,潘东升来到三明市公安局任职后,大力倡导“管理要硬到不敢为、服务要暖在心坎上”的执法理念,引导民警们“处罚不是目的,一定要帮助群众把头盔戴上去”。此后,三明市公安局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头盔行动”,推出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管理新举措:从原来罚款100元到不予处罚但要求群众当场买头盔戴上;派出所购买头盔,让群众临时借用;给困难群众送头盔......如今,三明市乡镇农村的马路上,骑摩托车戴头盔已成为群众的自觉习惯,交通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从一顶小小的头盔延伸,2014年至2016年,三明市公安局全力推进“互联网+”便民服务,清理行政职责496项,40个办事项目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了40%,新增网上办事项目73项、网上便民服务项目149项,80%的审批服务项目实现网上流转办理,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不断增强。

在福州工作期间,潘东升为民服务的理念继续深化,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公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22%;创办全省首个“台湾居民出入境服务站”,在派出所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创新推出落户“零门槛”、窗口“无否决权”工作机制、外籍人才出入境便利政策,搭建“榕警在线”网上平台服务海外侨胞等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努力做到群众“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时提倡的工作作风。潘东升谨记在心、传承弘扬,不仅通过数字赋能提高为民办事效率,还大刀阔斧推进改革,不断破解民生服务堵点。

安全畅通的交通秩序,是群众生产生活的必需品。5年来,潘东升将大数据、云计算、系统聚合的理念引到优化提升福州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建设中,融合5000多个微波、全球眼、地磁、电子警察和城市卡口,583个信号灯路口联网联控,80%以上路口绿波通行,在全国率先推出行人闯红灯、机动车乱鸣喇叭、滥用远光灯等“三大自动抓拍系统”,完成840个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的项目,整治748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路段,福州交通大数据建模成效位居全省第一,城区拥堵状况在全国省会城市的排名大幅下降。在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省委“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中,他针对福州城区机动车“停车难、行车慢、办事烦”的问题,组织推出3批次21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安交管便民举措,向社会增设9600个停车泊位,允许老旧小区周边指定道路、指定时段单侧有序停放车辆,学校周边允许接送车辆临时停放,惠及车辆30万辆;公厕周边设置时长10分钟的停车位;推出“文明出行、教育免罚”措施;开设线上“归零窗口”,解决市民办理公安交管业务时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专治各类“疑难杂症”……桩桩件件精准破解民生堵点,受到社会各界普遍欢迎,群众停车满意率从之前的72%,攀升至98.8%。直到牺牲前一周,他还在研究、准备出台第4批为民办实事项目。

只要涉及民生的事,潘东升都格外关注,积极建言献策。几年前,福州公交公司为了缓解运营成本压力,有意将公交票价由1元调至2元。作为副市长,他积极向市政府建议:“1元钱的涨价看似小事,却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大事。乘公交的都是普通百姓,应该保障他们低票价通勤。”最终,他的建议得到采纳,福州公交票价保持1元不变并持续至今,惠及福州千家万户和外地来榕群众。当得知潘东升牺牲的消息后,福州市民林阿姨在网上留言:“潘市长是人民的好公仆,实实在在为民办事,我们将永远记住这位心系百姓的好局长!”

三、执法公正、担当作为,全力履行新时代神圣职责使命

公平正义是公安执法的生命线。潘东升始终怀着对宪法和法律的忠诚与敬畏,十分重视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推动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迈上新台阶,让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接处警工作是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潘东升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接处警情况,明确表示:“老百姓从迈进公安机关大门的那一刻起,就是警情,我们就要接警。”在他的推动下,从2020年7月开始,福州市公安局推出了接处警“首接首移责任制”,从源头上解决基层一线“谁接警、谁处警”问题,大大提升执法质量和效能。2021年1至9月,福州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有效报警近93万起,群众对公安民警接处警满意率达97.94%,位居全省前列。解决了接处警问题,随后的重点就是执法办案过程了。潘东升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大胆创新,以经济最发达、社会治安复杂的福清市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建成福清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二中心,成为全省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的样板。紧接着,又在全市打造集约型、山区型、改进型、所队型等10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有力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明显。罗源县公安局和福清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二中心等2个单位荣膺2020年度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如何实现民生案件快侦快破,是潘东升经常思考的问题。面对事关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民生案件,他带领福州公安在全国省会城市首开先河,建成一体化运行、集约化管理、24小时实战化研判的合成侦查中心、合成情报中心,对有力震慑犯罪、快侦快破案件起到重要作用。2021年1月至10月,福州全市“两抢”破案率、案发量与2015年同期相比,明显呈现出“一升一降”态势。破案率由35.2%上升至100%,案发量下降了96.9%。2020年,全市治安状况满意度位列全国36个大中城市前5名。

潘东升时常与民警们说,执法公正是硬担当,群众危难要敢担当,领导干部更要走前头、作表率,冲在第一线。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他总是靠前指挥、奋战一线、临危不惧、担当作为,充分展现出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战斗不止的精神品质。

2016年5月8日凌晨5时许,由于连日暴雨,三明市泰宁县池潭村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近10万立方米的土石倾泻而下,瞬间将一个水电站的施工棚和数十名工人掩埋了。5时30分,潘东升一接到警情,立即拿起对讲机,冲上越野车,奔赴事发现场。一路上,潘东升的电话不停,了解情况,安排救援。他冷静果断、思路清晰,迅速调集警力先期处置,调动救援力量随后跟进,要求三明全体民警进入应急待命状态,随时增援。

当时,天空电闪雷鸣、暴雨如注,仅有2米多宽的山路泥泞不堪,路两旁不时还有塌方和山体滑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平常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潘东升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事故现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指挥现场秩序维护,组织抢险救援。他当机立断,在事故中心周边设置了3个交通卡点,疏导各类车辆。一些没有专业救援设备的施工车辆不听劝阻,挡住救援通道,他手持扩音器,站在山路正中央、卡点最前沿,声嘶力竭地喊:“除救援车辆之外,其他车辆一律不得通行!”正是他的果敢坚决,大型救援车辆、救援队伍快速到达事故现场,为救援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在救援的5天4夜里,潘东升与救援人员、参战民警并肩战斗。饿了,吃碗泡面、垫个馒头继续救援;困了,在车上眯一会儿,爬起来接着指挥。在没过膝盖深的泥浆中,他跑前跑后,不知道走了多少个来回,沾满了泥浆与汗水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山区的深夜尤其阴冷,雨停了又下,而他唯一能够御寒的,只有一件破旧的雨衣。潘东升的言行感染着现场每一名救援人员,也带动了救援工作有序开展,得到国务院工作组和公安部的高度肯定。

从泰宁泥石流的抢险救灾中心,到福州抗击“尼伯特”台风的救援一线,再到福州台江排尾重大火灾现场……潘东升总是冲锋在前、无畏艰险,示范引领、攻坚克难,给民警和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严重透支了潘东升的身体。一拖再拖的肺病,终于不能再拖了。2018年6月26日,他接受了肺部手术,切除的肺有半个成人拳头那么大。然而,手术后第7天,他就从病房赶到福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分析研判全市公安警情。此后的半个月,他开始了单位与病房的往返之中,医生和家人怎么劝,他都停不住。肺部手术后,他的身体大不如前,常常感到胸口闷痛。今年大年初一,他突然晕倒,住院治疗两天,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潘东升牺牲前一周,他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9月18日是他的生日,凌晨2点,在指挥核查一起涉疫警情,随后的几天,安排部署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涉退役军人信访维稳、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安全整治、中秋节安保,奔赴基层一线慰问节日坚守岗位的民警,前往核酸检测点看望医护人员,数次到海峡会展中心指导检查安保事项,工作一直停不下来。9月24日,就是牺牲前一天晚上,他做完手头的工作,担心身体不舒服的妻子,拨通了视频电话,叮嘱妻子照顾好自己。与妻子的最后一次通话,也因工作事务中断了8次。民警们都说,潘东升是累死的。

四、锐意进取、大胆创新,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

潘东升是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3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科技通信、网络安全等方面研究与实践,是大家公认的技术型人才、专家型干部。早在2000年,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福建省省长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数字福建”战略构想。潘东升凭借在计算机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深厚功底,脱颖而出,成为“数字福建”专家委员会19名成员之一,也是福建公安的唯一代表。

担任“数字福建”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期间,潘东升负责日常工作,敏锐抓住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发展时机,创新推动“数字福建”电子政务总体设计,在全国率先推进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助力“数字福建云平台”、省财政厅“金财工程”等重大项目落地,指导建成全国首个“视听到乡、广播到村”的全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为数字中国建设探索福建路径、提供福建经验,有效助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及在福州落户举办峰会。

作为福建省公安厅信息化建设专家组的组长,潘东升亲历了福建公安科技信息化从无到有、人有我优的全过程。在省厅工作时,他积极探索“大集中、大整合、高共享”的发展新路,实现公安核心系统全省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建库、统一应用、统一运维,既减轻了基层负担,又推动全省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跨越式发展,进入全国领先行列。在三明工作时,他牵头建成全省首家县级网安工作站,研发推出警情快速处置PGIS系统,组建三明公安情报研判合成作战中心,实现指挥、刑侦、网安、图侦“四侦合一”。在福州工作时,他推动建成福州公共安全云平台、智慧公安联合创新中心、鲲鹏生态公安实验室等一系列城市信息化项目,多项改革成果在全国、全省推广,福州市公安局获评全国公安机关基础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时至今日,他的不少具有突破性、创造性的理念,依然深深影响着当前福建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

2018年4月,福州市举办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潘东升的专业特长在安保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创新启动“智慧安保”系统,集智慧安检、智慧交通、AR全景、警用机器人等多项功能,打造立体“云防”。潘东升特别注重细节,既关注安检的质量与效率,又顾及群众的感受和体验,敏锐地意识到,下午太阳光线直射将导致安检设备的图像曝光度过高,影响人脸识别自动安检系统的通过率。随后,他顶着阳光,一遍又一遍地在安检口来回试验,最终确认,在太阳光线直射情况下,人脸识别通过率为6秒1人,要比正常时段的2秒1人慢了不少,容易在安检处出现人员滞留。他马上调整方案,在每个安检区域开设1/5的传统快速通道备用,其专业水平、敬业程度让技术专家敬佩不已。

2020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潘东升组织福州市公安局技术力量,独创“超算”疫情数据模型,与边检、海关、外办、防疫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全力做好涉疫数据核查和流调溯源工作,确保涉疫线索“一条不漏、一刻不误、一查到底”,助力福州市在全省首批实现现有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

今年9月10日,福建发生本土疫情。作为省会城市,又毗邻高风险地区,福州市疫情防控压力陡增。潘东升第一时间部署市局疫情数据情报研判专班,启动一级响应、全天候运作,全力投入区域协查、流调溯源、人员排查等工作。此时已升级至3.0版的“超算”模型再立新功,每日接收数万条流动人员数据,20分钟内就分析处理完毕,为疫情防控赢得了宝贵时间。他带队研究处置涉疫警情,快速侦办涉疫案件,开通涉疫物资运输快速通道,检查隔离医疗场所巡防勤务,看望一线医护人员,确保此轮疫情福州安全可控。本轮疫情至牺牲前这15天时间里,彻底把潘东升累垮了,他是用自己的健康,换来了福州的平安。

在民警们眼中,潘东升就是一个追求卓越、推崇创新的专家型领导干部。他牺牲后,不少民警遇到技术难题,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潘东升,总是不自觉地拿起手机打他的电话,然而,电话已无人接听,当回过神来时,顿感惋惜与心痛。

五、严管厚爱、待警如亲,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过硬队伍

工作中的潘东升雷厉风行、铁面无私,对民警的冷暖,这位硬汉局长则充满温情、心细如发。在他的心里,民警就是自己的亲人,不仅要严管,也要厚爱,这样才能锻造出一支“四个铁一般”的公安铁军。

2014年5月,潘东升到三明任职没多久,来到离主城区最偏远的岩前派出所,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老平房宿舍,摆着一张窄小的木床、一张破旧的桌子,墙上电线杂乱无章,没有衣柜,衣服、生活用品、洗漱工具挤在桌面上,食堂没法开办伙食,冬天没有热水洗澡。潘东升不由自主地坐到木床上,嘎吱嘎吱地响;掀开被子的一角,手伸到被褥里摸了摸,顿时觉得湿软冰凉,还散发着一股霉味。当得知在全市96个乡镇派出所中,有一半以上的办公楼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条件都像岩前派出所这样简陋时,潘东升眉头紧锁、心疼不已,当即向民警们承诺:“我一定要给大家一个温暖的家!”

很快,在他的全力推动下,三明市公安局全面推开“暖警工程”建设,在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挤出资金,协调有关部门支持,全面改造全市乡镇派出所硬件设施。现如今,三明市基层派出所都有了食堂、浴室、洗衣房、健身房、文化室等“五大件”,民警宿舍有电热毯、热水器、空调、电视机等“四小件”,营造了一个拴心留人的工作生活环境。基层民警的心安了下来,干事创业的激情更高了。

在关心关爱民警方面,潘东升是不遗余力的,也是有口皆碑的。在三明工作期间,他积极完善民警职业保障,出台民警履职伤亡补助办法,推动民警夫妻“团圆计划”,推进新警周转房公寓建设,梳理出全市12个县市区外地籍无房民警的人数,新建修缮宿舍260间,一举解决全市外地籍无房民警的住宿问题,进一步增强广大民警的幸福感、归属感和满意度。2015年,省公安厅在三明市召开全省公安机关“暖警”工程建设现场会,大力推广三明的经验做法。2016年6月,潘东升调任福州,对民警冷暖的牵挂之情始终不变。在日常工作调研中,他发现福州民警中,夫妻两地分居的情况很多,但工作调动一直是个“老大难”。他在总结三明“团圆计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探索出台“积分制”,解决公安民警夫妻两地分居工作调动问题,对申请人的婚龄、警龄、工作表现等项目,进行量化、形成积分,再根据积分高低,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地解决民警夫妻两地分居工作调动、跨市双警家庭工作调动问题。

福州市公安局茶亭派出所副所长郑骅就是“积分制”的直接受益者。2005年,郑骅考到闽清县公安局工作,妻子是福州市区的一名中学老师,夫妻俩15年来聚少离多,双方又都是独生子女,郑骅的妻子一人要照顾4个老人、2个孩子,孩子的出生、成长,郑骅都处在“缺位”状态,家庭矛盾日渐增多。“积分制”政策出台后,郑骅递交申请报告,凭着“积分制”政策的福利和自身工作业绩,成功调回福州市区,与一家老小团圆了。惊悉潘东升牺牲的噩耗,郑骅瞬间愣住了,赶到医院,在潘东升的遗像前长躬不起,打内心里感激自己的好局长。

目前,福州市公安局的“积分制”团圆计划,已开展了4个批次,共帮助68名民警调动工作。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潘东升的妻子下岗在家30多年,他却从未向组织提过要求,向有关部门打过招呼。同时,他还运用“积分制”,公开公正地进行新警定岗、巡特警交流轮岗、军转干部定岗等干部调配工作;52批次晋升全市民警职级,惠及民警14582人次,同步兑现工资津贴及医疗保障等待遇;推进民警补充医疗保险工作,将患重大疾病的退休民警列入职业安全救助金保障范围;实行表彰奖励向基层一线倾斜,比例达到总奖励数的85%以上;建立“师带徒”机制,帮助新录用民警尽快走过职业探索期;与福建开放大学联合设立辅警学院,推动辅警素质能力建设......潘东升走了,但过去5年时间里,他用心用情用力推出的各项惠警措施,依然温暖着广大民警的心。

潘东升始终认为“从严治警就是最大的从优待警”,对于民警违纪违法毫不手软、坚决处理。他坚定不移推进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求各级各部门在抓好业务的同时,坚决落实“一岗双责”。他牵头制定出台了基层派出所教导员兼任党支部书记、违纪违法预警预告、联合监督执纪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并在全省率先组建了派出所专职纪检专干队伍,把党风廉政建设扎到基层最前沿,渗透到每个细微处。

六、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大力弘扬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从警37年,无论是在省厅机关,还是在设区市公安局,无论是担任普通民警,还是成长为主持一方治安的副市长、公安局长,潘东升始终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以近乎严苛的廉洁奉公、不留余地的清正自律要求自己,做好表率。

从小生活的不易和艰辛,让他养成勤俭朴素的作风。2008年,潘东升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参加晋监培训,学校配发了一个黑色尼龙公文包,从此以后,他从省厅到三明,又到福州,直到牺牲前用了整整13年,公文包的表面已经破损、掉色起皱,提手也脱皮了。妻子劝他换个新的,但他舍不得。同事实在看不过去,偷偷帮他换了一个新提手,事后他坚决结算了费用。潘东升回到家,高兴地对妻子说:“你看,跟新的一样,还能继续用。”对公文包不讲究,对每天要穿的衣服也是如此。他总说:“衣服,干净就好。”他的衣柜里,除了警服还是警服,几件白衬衣穿了又穿,衣领都磨破了;唯一一套崭新的西装,是今年要参加儿子婚礼才买的。平时,他与妻子散步穿的运动服,也是儿子“淘汰”下来的。

潘东升一直讲,只有个人的干净,才有做人的底气、干事的硬气、从警的正气。他经常教育民警要算好“政治账”“经济账”“感情账”,叮嘱大家向他看齐,怀着敬畏之心,干净清白做事,珍惜这身警服。他不抽烟,也不参加应酬,多次在福州市公安局的大小会议上,向全市两万民警辅警表态:“如果哪一天,哪一个民警看到我在哪个饭局上,你过来甩我两个耳光。”这句振聋发聩的话语,福州民警辅警记忆犹新,也时刻警示大家严于律己、洁身自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潘东升深刻领悟“家风连着政风,家廉才能政廉”这个道理,将高度自律、清正廉洁的为政品德纳入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一以贯之。

他曾在多个公开场合明确表示,任何打着自己亲友旗号,要求照顾办事的,一律不要接待。年过八旬的老父亲平日里喜欢喝点酒、抽些烟,他反复叮嘱父亲,不能收别人一丝一毫的东西。他常常教育儿子,绝对不能以他的名义找民警帮忙,不要去跟周边人争高低,不要拿不应得的东西,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在妻儿眼中,潘东升对家人也充满了关爱和温情。他的公文包里,常年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儿子年幼时一家三口的合影,工作之余,他时常拿出来看看瞧瞧。有时加班迟了,妻子让他就在单位食堂买饭吃,但他一直坚持回家陪家人吃饭,哪怕时间再短,也是一件幸福的事。难得不加班的周末时间,他会在家里帮妻子打扫卫生,大汗淋漓,不亦乐乎。

潘东升早早失去母亲,平常工作忙,儿子全靠妻子带大,心中充满了对妻子的歉意和愧疚。结婚30年,他对妻子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谢谢”“对不起”。每次在家里吃饭时,他总要感谢妻子对家中的照料,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每天下班,他总会提前打电话,说自己要回来了。妻子会热好饭菜,站在阳台等候。潘东升的房子在第9层,等他到了楼下,都会笑眯眯地向妻子挥手。每天上班时,妻子总是送他到家门口,他到了楼下,总会回望站在阳台的妻子,说一句“我走了”。潘东升牺牲后,妻子每天还是一大早起来,像平常一样走到阳台,想送心爱的丈夫上班。但残酷的现实,让她泣不成声,跪在阳台,哭成泪人。

潘东升同志牺牲的消息传开后,悲痛之情萦绕着福州城。一个人守护一座城,一座城送别一个人。逾万名公安民警、干部群众为了再看他一眼,自发前往吊唁、哀思缅怀,敬献的花圈摆满了医院吊唁厅的走廊。出殡当天,灵车缓缓驶过之处,不少群众眼里噙着泪光,不住地挥手、致敬,泪别他们最敬爱的“潘局”。

遗体告别仪式上,公安部党委委派一级巡视员、中国公安英烈基金会秘书长程人华深情转达了部党委的亲切慰问,致以深切悼念。省领导罗东川、林宝金、黄海昆,省公安厅党委班子成员,福州市四套班子成员,福州各县(市)区、市直部门负责同志,福州市公安系统代表,以及潘东升同志生前的老领导、老同事和亲朋好友等参加遗体告别仪式。远在奇台县的援疆民警找来平潭花生,剥了整整一碗,想让敬爱的“潘局”能再尝一尝家乡的味道。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无法到场的民警辅警、干部群众,纷纷通过自己的方式寄托哀思。有的在福建省公安厅内网、福建公众服务网悼念专栏,献花留言、致敬哀思;有的创作诗歌、散文、音乐等,表达缅怀之情;有的在警方微信公众号专栏上留言:亲爱的局长,您好好休息吧!我们会紧握接力棒,用心去护卫有福之州、平安福建;有的群众感言:闽山肃立悼英魂,草木含悲泣榕城。人民的好局长,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一路走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邵阳市司法局

联系电话:0739-532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