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越在主持调解工作。
“等真的闲下来了,我会不会不适应?”还有不足一年时间,浏阳市司法局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办公室主任周祖越就要正式退休了,这样的想法总是时不时浮上心头。
周祖越在现在的岗位上坚守了16个年头,对这里的企业和人无比熟悉,凭借自己的专业和敬业,他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做一件事要做到最好
18岁那年,周祖越报名参军,凭借踏实肯干的风格和不怕吃苦的心气,他很快获得了领导和战友的信任和肯定。
14年军旅生涯,周祖越在部队多个岗位服役,军营大学校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认真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更难的是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
周祖越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服役期间的周祖越。
从部队转业进入浏阳市司法局工作时,周祖越的各项条件并不突出。他通过不断努力完善自己,业务水平持续提升,同事们对他做事的认真态度与高标准交口称赞。
2010年,浏阳市决定设立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司法所(浏阳市司法局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办公室前身),周祖越主动请缨,除了担任司法所所长,他还是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首席调解员。
上任伊始,因经开区涉企矛盾比例高于一般乡镇司法所的业务占比,周祖越工作起来倍感费力。
“向书本学习,向专业人士请教……坚持了一年多,我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也收获了调解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周祖越说。在那段时间里,他努力了解园区企业的需求,摸清调解对象的心理,掌握涉企矛盾纠纷的规律,坚持从法、理、情相结合的角度不断实践,最终探索出了一套既合规又有效的调解模式。
“最长的一起纠纷调解了半年多,光会议记录就记了3本。”周祖越回忆,因园区某企业的一名员工意外身亡,企业和员工家属多次调解无果,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周祖越多次上门与家属沟通,经过半年多的协调,终于取得了企业和家属的理解,纠纷得以圆满处理。
化解矛盾要真心真诚
在调解矛盾纠纷过程中,周祖越深知,调解员不仅要掌握丰富的法律条文,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赢得矛盾纠纷双方的信任和认可。在园区工作的16年间,周祖越处理重大矛盾纠纷487起,成功率超过98%。
“灾区群众为什么看到解放军会感到安心?因为军装让群众信任。”周祖越认为,要成功化解矛盾纠纷,调解员首先要获得双方信任,有了这个基础,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这些年,我也在努力用真心和真诚,去获取园区企业、员工和普通群众的信任。”
周祖越说,遇到矛盾纠纷调解失败他也不会泄气,他在调解中的真诚态度、踏实表现总能收获矛盾双方的理解与尊重:“如果当事人决定去走诉讼程序,他们经常请我帮他们写起诉状。”
坚守16年,周祖越办公室的墙上已经挂了30多面锦旗。同事说,要不是他一再婉拒,锦旗的数量远不止这些,“因为大家在跟他打交道过程中,感受到了他的真诚。锦旗也好,口头感谢也罢,都是对他最直接的信任与肯定。”
2013年,周祖越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2023年获得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他认为这些荣誉给了他更加努力学习、加倍工作的动力。
坚持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从义务兵到军士长,从司法行政工作“门外汉”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周祖越认为自己的改变与坚持学习离不开。
“快退休了,我本来想给自己留一个‘纪念品’,没想到这么受大家欢迎。”周祖越告诉记者,自己编写的《企业经营法律风险与提示》手册,归纳了企业用工、合同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工伤认定等14个方面600多个常见法律风险点,并以“案例+法条”的形式进行通俗解读。
“这本手册先后加印了4万册,与其说是我的心得,不如说是我这些年学习、工作实践加思考的积累。”周祖越介绍,自己编写的《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常用手册》等读本,也得到企业和员工的认可和欢迎。“我希望更多人能从中受到启发、学到点东西、得到帮助,把法律法规真正作为日常行为的规范。”
周祖越到园区开展普法工作。
工作期间,针对企业股权纠纷、合同违约等“硬骨头”,周祖越创新建立“法律风险台账”,为园区企业开出661条“诊疗处方”。凭借过硬的法律知识和灵活的调解方法,他及时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3010起。
“这些成绩的取得,应该是我一辈子坚持学习的结果。”周祖越说,他不喜欢“躺平”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