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分享到:
着力夯实基层基础 全面加强队伍建设 努力推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迈上新台阶
文件名称: 着力夯实基层基础 全面加强队伍建设 努力推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迈上新台阶
索引号: 4305000002/2015-00146  
公开目录: 规划计划 公开责任部门: 司法局
发文日期: 2015-03-26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生效日期 : 2015-03-26 有效期: 永久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工作,部署2015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和下阶段法制学校建设工作。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司法行政和法制学校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四位分管领导亲临会议进行指导,等会,晓阳书记、晓葵副市长还将作重要讲话,这是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的莫大鼓舞和鞭策。希望大家以此为动力,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等13个市直单位和县市区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充分体现了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代表市司法局党委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根据会议安排,就司法行政工作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2014年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司法厅的正确领导、精心指导下,全系统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大局,突出重点发力,切实履职担当,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1.法治建设持续深入推进。认真组织开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市委学习中心组安排专题,市局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开展集中宣传,市、县组织“12·4”主题宣传。抓实学法用法,40多名厅级干部参加学法考试,市直284个单位实现网上学考法,全市参考人数超过13万人。完善法制副校长工作机制,与市教育局联合,聘任市区学校法制副校长37名并组织专门培训。积极推进市(村)民法制学校建设,促成列入绩效考核、综治考核,市、县组建讲师团177个,征集编印精品课程、教案50个。按照“七有”标准规范建校,结合群众工作,运用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建成市(村)民法制学校3452所,示范学校356所,累计授课1.8万堂,受教育群众达百万人次。法制学校建设做法得到广泛好评,司法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张苏军批示予以肯定,《全国六·五普法简报》、《法制日报》、《湖南日报》、《湖南领导参考》先后刊文推介。被评选为“2013年度湖南省最具影响力法治事件”,列为2014年湖南省十大法治文化精品项目。基层法治创建不断深入,新增绥宁、城步两个“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新增26个全省依法办事示范窗口。

2.人民调解维稳作用彰显。从市到村(社区)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县、乡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综治维稳中心)运行不断完善,医疗、商贸、物流、婚姻家庭等热点、难点领域建立行业调解组织,健全联防联调组织,积极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建立纠纷动态分析制度、排查调处制度,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31255件,调处成功30989件,其中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2900多件,防止民转刑案件386件,防止群体性上访322件。促成沪昆高速邵阳段“7·19”特大事故、新宁金石因电网改造万人签名上访等一批重大事件善后调处。开展“三调联动化矛盾、息访息诉促平安”专项调解活动,全市组织百余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信访积案化解,抽调34名高素质的律师参与调解市级领导负责的重点信访积案。市委书记郭光文负责的李电丽八年信访积案化解过程中,双方律师多次深入走访,核实事实细节,引导问题回归法制轨道解决,促使相关单位正确对待群众诉求并承担责任,有效促进了案件解决,得到了郭书记的充分肯定,省“三调联动”办作了专题推介。

3.法律服务促进经济民生。组织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助改革、促发展、保民生”法律服务系列活动。在各级工业园区、重大项目指挥部建立律师服务窗口,开展结对跟踪服务,促进项目建设。健全法律顾问体系,律师共担任公司、企业法律顾问1410余家、社区(村)法律顾问1210家。律师全年办理诉讼与非诉讼案件   8560件,公证办案1.2万件,实现“零投诉”。司法鉴定办案1.1万件,提供司法鉴定援助40余起。扩大法律援助范围,降低援助门槛,13个援助服务窗口全部实现挂牌上岗、律师值班。开通绿色通道,在妇联、团委、工会、军分区、救助站分别建立援助站,实现信息互通,服务提质。促成召开刑事法律援助协调会,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数量较上年增了34%。开展“法援苍生、与您同行”专题活动,加强法律援助宣传,法律援助社会知晓率进一步提高。全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517件,援助咨询6620人次,为受援人节省代理费1800万元。争取彩票公益金47.12万元,办理“五类”案件250件,退补率为零,为全省之首,经验在全省推介。全面完成国家司法考试组考工作,参考人数为历年之最。

4.教育矫治工作成果丰硕。落实废止劳教制度后续工作,转型改革进展顺利,强制隔离戒毒常态运行,技防设施不断完善。实施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深入开展“禁违拒腐、严管队伍”正风肃纪专项活动,严查戒毒所违禁品传递渠道,坚决斩断利益链条,确保场所持续安全稳定,连续13年实现“四无”。加强社区矫正规范化管理,建立监管安全分析会制度,在全省率先出台《刑满释放人员衔接工作实施细则》,部门协作更加有效。县市区社区矫正经费纳入财政预算,50名干部培训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6名监狱干警协助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成效明显。创新教育和心理矫治,双清将心理咨询引入社区矫正,新邵建立社区矫正宣告室、心理咨询室。全年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842人,解除矫正1676人,无一重新犯罪。警告115人次,撤销缓刑5人,收监执行7人。全市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6874人,累计解除矫正2427人。积极开展“情暖高墙.关爱孩子”联合帮扶活动,为93名经济十分困难的服刑人员子女送去帮扶物资,促进心灵感化。共接收刑满释放人员2661人,重新犯罪率为2.15%,低于省定3%的控管水平。去年8月,省政协副主席王晓琴率队对来邵专题调研,评价我市社区矫正工作:是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的先进代表,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非常宝贵,值得进一步在全省推广。

5.队伍建设力度显著增强。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强作风、争先进、树形象”活动,切实增强队伍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各级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警示教育、专题讨论等方式开展学习教育,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切实开展问题整改,全面加强制度建设,系统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市局机关干部深入北正街社区联系112户居民,开展“三联两访一帮”活动,数次召开民情恳谈会,帮助加强社区群众工作站和法制学校建设,支持社区夕阳红艺术团开展法制文艺宣传,受到群众广泛好评。律师行业加强党建工作,整治行业不良风气,严肃查处投诉举报,行业公信力明显提升。基层法律服务开展规范化建设考核,督促整改16个所、取消10个所,重塑了行业整体形象。2014年,系统共有21个集体、52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系统民调排名全省市州第十位,10个县市区进入全省前90名,均为历年最好成绩。市局在省厅年度综合考核排名首次挤进第一方阵,被授予全省法律服务专项活动先进集体,在全市综治、信访、计划生育、政法综治宣传等评比中荣获先进单位,继续保持“市级文明标兵单位”称号。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基层基础仍然薄弱。司法所缺编少人,220个司法所在职干部只有328人,空编92个,目前仍有98个“1人所”,个别地方还有“无人所”;工作经费保障不足,有7个县社区矫正工作经费未达到省定最低标准,2个县区至今没有落实人民调解“以奖代补”经费。全市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任务还相当繁重。二是一些单位和少数领导思想观念因循守旧,面对改革担当精神不够,开创意识不足,乐衷于“过平淡日子”,工作原地踏步,补短板、解难题的信心不足,致使一些重点工作推进缓慢。三是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执法业务能力不高,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的投诉还比较多,对法律服务市场的整顿规范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这些问题,全系统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部署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司法部、省司法厅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按照“四个全面”的总要求,紧扣“一个主题”,突出“三项重点”,加强“五项建设”,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工作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迈上新台阶。

根据以上总要求,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紧扣队伍建设主题。司法行政队伍是法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建设过硬队伍是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个过硬”、“三严三实”、“五个坚持”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以提高职业素养为核心,以培养优良作风为保证,大力加强队伍思想政治、业务能力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过硬司法行政队伍。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兴党强党的生命线,是队伍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新形势下,改革越深入,司法行政机关肩负的任务越繁重,就越要讲规矩、守纪律。系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以更强的党性原则、政治觉悟、组织观念要求自己,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加强队伍理想信念教育,切实加强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要增强担当意识,教育和引导系统广大干部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忠诚履职。要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把优秀律师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律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2.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切实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岗位技能训练,提高全系统履行岗位职责能力,提高服务大局能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提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能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提高现代化新技术应用能力。要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加强对干部履行职责必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年内,市局要就业务工作对县市区局分管领导、股(室)长、各类法律服务机构负责人轮训一遍;县市区局要对司法所长、法律服务人员、村(社区)调委会主任全部轮训一遍。切实加强实践锻炼,建立健全岗位练兵长效机制。注重从基层和艰苦岗位选拔任用优秀干部,新招录司法助理员原则上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岗位。

  3.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好的作风是推动工作落实的保障。要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市委十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要强化宗旨意识,打牢执法为民、服务为民的思想根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司法行政干部和法律服务队伍严格遵循职业操守。强化正风肃纪,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纪律建设,健全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公正廉洁执法(执业)队伍。

   (二)突出“三项重点”。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要围绕“八个建成”宏伟目标,在“五个方面着力”,实现新常态下更有速度、更有质量、更有安全的发展。全系统要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在助推邵阳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彰显更大作为。

1.突出深化改革。按照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今年我们要重点推进律师制度、司法鉴定统一管理、社区矫正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公证机构体制等5项改革。这些改革既涉及司法行政长远发展,又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系统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凝神聚力,积极作为,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这5项改革中,一些需要中央的顶层设计,一些需要地方先行先试,探索积累经验。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坚决按照上级的要求,完成好改革的“规定动作”,确保制度落地生根;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改革试点,为推进整体改革积累经验。当前,我们要认真做好市、县国有律师事务所改制后续工作,确保人员稳定、资产安全、工作衔接。同时,把握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契机,尽早启动公证机构改革,完善公证法人治理结构,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公证事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重视年轻律师培养,为他们成长提供更多智力和平台支持。认真做好国家司法考试改革和组考工作,努力培养更多法治人才。

2.突出维护稳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按照全市开展“三进三争”平安创建活动的要求,守牢底线,为社会平安稳定“减存量、防增量”。一是深入化解社会矛盾。继续推进“三调联动化矛盾、息诉息访保平安”专项调解活动,进一步提升化解重大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成效,促进民转刑案件、群体性事件有效减少,推动非正常上访、赴省进京上访明显下降。继续推行律师参与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将律师在积案化解中发挥正面作用情况列入律师年度考核、执业评比,切实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信访当事人解难。二是着力强化重点人员管控。全面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管理,落实各项帮教措施,重新犯罪率分别控制在3%、1%以下。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教育矫治,加强脱毒治疗、心理矫治、康复训练,努力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三是全面深化法律援助服务。进一步提高市、县便民窗口服务效率,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年内,全市所有的村(社区)都要建立援助点并挂牌,让困难群众遇到法律问题能及时拨打援助热线,切实增强法律援助预防纠纷、减少诉累、维护正义的功效。

3.突出法治创建。今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开展法治创建,推进依法治市,是践行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一是健全普法机制。完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今年要在市直机关选择10个单位、在县市区选择100个单位开展普法责任制试点。开展法官、检察官、执法人员、律师以案释法工作制度,全市统一制作一个普法光盘,开展10场专题宣讲,征集100个精品案例。二是深入推进依法治理。进一步细化依法决策示范领导班子、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和民主法制示范村考核,开展法治创建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先进村(社区)评选,深入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扩展法治宣传平台,在报纸、网络、电台开辟专栏,重点建设一批城市法治景观、普法长廊、法治大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法治文化活动,让广大市民就近直观地接受法律知识普及,促进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三是优化法律服务。紧紧围绕湘商产业园建设、“三个十大项目”建设,为项目招商引资、拆迁安置、产业融资等提供专项法律服务,促进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发挥基层法律服务优势,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服务支持。顺应社区开展纠纷调解、法制宣传、教育矫治、困难帮扶等工作需要,全面推行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年内所有社区要实现“一社区一法律顾问”。

(三)加强“五项建设”。基层基础薄弱一直是制约我市司法行政发展的瓶颈。年初,市政府就加强基层安全、治安(司法)、信访、交通队伍建设专门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推行工作重心下移,配齐配强人员,确保经费、装备到位,夯实基层基础。结合省厅和市委政法委工作部署要求,今年,我们重点加强以下五项建设。

1.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要建立健全县乡村组四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完善征地拆迁、道路交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婚姻家庭等矛盾易发、多发领域的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建设。各级调解组织要明确人员、责任和工作机制,有条件的乡镇、村(社区)要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每个村民小组(社区楼栋)至少要明确一名纠纷信息员,做到第一时间掌握纠纷信息,第一时间组织纠纷调解。继续加强县、乡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规范化建设,统筹力量,运用“三调联动”机制处置重大、突发、疑难纠纷。要加强调解队伍素质建设,分层开展调委会主任、专职调解员轮训。统筹调解专家库资源,协调处理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疑难复杂案件。要加强人民调解经费保障,落实人民调解以奖代补经费,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以案发数、调解成功率为指标的经费增长机制。新邵县从财政转移村经费中切块5000元/村,用于对村级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量化考核的做法,对于压实村级工作责任、减少矛盾上交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要强化调解信息通报,树立正面典型,调处的纠纷除涉及当事人隐私的外,一律张贴调解通报,扩大群众知晓度,提升调解的公信力。

2.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省厅根据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要求,决定用2-3年时间,建设省、市、县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点,形成覆盖城乡的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一方面,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法律援助便民接待窗口为基础,按照综合性“一站式”的要求,建立融法制宣传、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等服务项目于一体的实体服务平台,让群众需要法律服务时找得到、请得起、信得过。另一方面,是以“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为基础,引入法律服务电商机制,建设融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公众应用、内部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网。我市今年有武冈、绥宁、北塔纳入全省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试点,年内将启动相关工作。试点单位要尽早向党委政府作好汇报,争取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和保障体系,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纳入当地“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切实强化工作保障。没有纳入试点的县区也要抓紧开展相关调研,提早谋划,争取这一项目纳入本地“十三五”规划,为下一步全面实施打好基础。

3.加强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社区矫正中心是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专门场所,是对社区服刑人员执行刑罚和开展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的工作平台。它是集宣告、监控、训诫、教育培训、社会联络、心理咨询、图书阅览、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平台。目前,全国已有50%的县建成。今年,省委、省政府将其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省规划建设50个县(市、区),我市有大祥、新邵、隆回、武冈、绥宁、洞口6个县市区列入计划,数量为全省市州之最。目前,省厅已印发《县级社区矫正中心建设规范标准》,并将于近期开展前期工作落实情况督查。相关县市区要迅速行动行动起来,抓紧向党委、政府作好汇报,争取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的支持,尽早启动相关工作。要明确责任、倒排时间、把握进度,确保每个环节的任务按期保质完成。在此要再次强调,社区矫正中心建设已纳入今年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考核,6个县市区务必高度重视,抢抓机遇,积极履责,抓好落实。没有列入今年建设计划的6个县区也要抓紧申报,开展前期工作。全系统要把握机遇,以社区矫正中心建设带动司法行政整体装备条件改善。

4.加强市(村)民法制学校建设。法制学校建设启动两年多来,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乡镇、村(社区)两级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有目共睹,作用不言而喻。按照市两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村)民法制学校建设工作的意见》(邵市办字〔2013〕93号)、《关于建立“一站一校两活动”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邵市办发〔2014〕1号)两个文件要求,2015年要完成全市所有村(社区)建成法制学校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为推动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批准今天一并召开法制学校建设推进会,并对前期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各级信心,激发活力,细化措施,确保年底前如期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各地要抓紧时间,量化分解责任,确保建设进度。市局和市法治办将及时跟进,定期开始调度督查,并通报情况。各地在抓紧建校的同时,要认真组织开课,确保每所学校全年上课不少于6堂。要丰富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多讲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要创新方式,采取以案释法、现身说法、法治文艺节目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要结合平时学法、用法,组织开展“守法模范”评选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扩大法制学校的受众范围和工作实效。

5.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年内,邵东、隆回要全面完成收编扫尾工作,全市要彻底消灭“无人所”,大幅减少“一人所”。要通过公务员招录、政法干警招录培养,充实基层司法所人员力量,确保今年底实现所均2人目标,2016年底基本消除空编。切实加强基层司法所工作保障,落实《省政府关于全省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湘府阅〔2013〕90号)关于司法所公用经费、社区矫正经费保障、司法所长职级待遇相关规定,为基层司法行政人员全面履职创造良好外部环境。要抓好武冈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试点,为全市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缓解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力量不足难题提供实践经验。要加强系统信息化建设,年内完成11个县市区司法局电子政务基础应用平台和视频会议系统建设任务,要尽早落实技术人员、建设场地。要加快业务用房建设,确保武冈、绥宁司法局业务用房年内投入使用,已立项的年内务必开工,未立项的抓紧申报。继续推进戒毒场所硬件建设,完善技防设施,年内力争达到600人的收容规模。

各位领导,同志们,司法行政工作千头万绪,但核心是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系统上下要增强担当意识,敢于直面问题,啃硬骨头。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俯下身子,找准制约工作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列出责任清单,明确时间节点,争取一年解决几个问题、上一个台阶。要增强作为意识,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的理念,结合新形势、新常态,充分发挥系统“软实力”,在助改革、促发展、保民生的大潮中彰显新作为,释放正能量。要增强创新意识,“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系统上下要牢固树立创先争优意识,推行精细管理,完善考核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做到纵向比较大有进步,横向对比各有特色。

同志们,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厅的坚强领导下,朝着既定的目标,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八个建成”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七有”:有管理机构、有教学场地、有师资队伍、有教学计划、有教学对象、有管理制度、有教学档案。

2.“五类”: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

3.“四无”:无罪犯脱逃、无重特大案件、无安全生产死亡事故、无重大疫情。

4.“五个过硬”: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

5.“三严三实”: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6.“五个坚持”: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

7.“八个建成”: 建成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建成享誉中外的文化名城、建成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建成湘桂边陲的物流中心、建成产业兴旺的经济强市、建成我省西南的生态屏障、建成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建成全面小康的幸福家园。

8.“五个方面着力”:着力加快发展、着力深化改革、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着力安全发展。

9.“三进三争”:法律服务进社区(村),争当守法模范;平安创建进家庭,争当平安家庭;治安天网进基层,争当示范乡镇。

10.“三个十大项目”:十大立体交通项目建设(怀邵衡铁路建设工程、娄邵铁路扩改工程、邵阳火车站扩改工程、邵阳东铁路货场建设工程、双清铁路货运站搬迁工程、邵阳武冈机场建设工程和邵坪高速公路、安邵高速公路、武靖高速公路、白新高速公路等);十大城市基础项目建设(邵阳大道、西湖南路、宝庆路和魏源路改造工程、资江一桥除险加固工程、资江桂花大桥、资江雪峰大桥、邵坪高速L2连接线、南城快线和东城快线建设工程等);十大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五馆一中心工程、中心医院东院新建工程、体育中心工程、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木瓜山水库邵阳市区第二水源建设工程、电网改造工程、邵阳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组建工程、城区中小学扩改工程、管输天然气工程和最美十条街工程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邵阳市司法局

联系电话:0739-532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