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开敏(左二)
红网时刻新闻讯(记者 吴佳俊)“姚书记一来,我们的路灯亮了、产业路修通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了!”在永顺县西歧乡瓦厂村,村民们纷纷对“姚书记”赞不绝口。村民口中的“姚书记”,是吉首监狱派驻西歧乡瓦厂村第一书记的姚开敏。
2021年驻村以来,姚开敏以村为家,把群众当亲人,为瓦厂村办了一件件好事实事,为村民解决了一桩桩急难愁盼之事。如今,漫步在瓦厂村房前屋后、乡间小道、广袤田间,村民喜笑颜开、产业欣欣向荣、村庄美丽宜居,昔日的“穷山沟”已成功闯出了产业“致富路”,成为了令人向往的“金窝窝”。
轻伤不下火线,勇当乡村振兴“急先锋”
“姚书记,你怎么来了?你怎么不去休息啊?”一位在田间劳作的农户问道。“当下正是春耕生产关键时期,让秧苗早一天种下去,就能早一天见到收成。”手臂绑着绷带的姚开敏走在田间地头,仔细查看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进度,和村民亲热地打着招呼。
就在前两天,姚开敏在田间地头上查看育秧苗大棚建设时,天色渐深,姚开敏一脚踏空摔倒在一米多高的田坎下,造成手臂断裂和骨折。可是当下春耕要事吃紧,姚开敏不敢松懈,不顾医生在家休养的忠告,第二天就绑着绷带返回了工作岗位。
在乡村振兴日常工作中,姚开敏不辞劳累、敢打硬仗,白天深入田间地头,踏过千沟万壑开展实地调查,了解村资源禀赋和优势不足。夜晚走入群众千家万户进行家访,到各自然寨召开群众会,用心用情了解农户家庭情况,倾听所有群众需求、呼声,把村民的困难记在纸上、心中。
针对全村重点困难家庭,他做到每月上门走访,加强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通过采取设置公益性岗位、临时救助、兜底保障等措施,保障了全村460户没有致贫返贫风险。
勇于迎难而上,敢当集体经济“实干家”
瓦厂村曾是典型的农业村,因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多为“老弱小”,抛荒治理成为村里的大难题。加上基础设施较落后,产业基础差,干部思想保守,导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不强。
姚开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组织村干与村民多次碰头、多次协商,最终决定由村里统一种、统一开展农业服务。在姚开敏的主导下,成立了瓦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农机合作社,成功流转土地800余亩,定下了油菜、水稻、烤烟、莓茶等“多点开花”的产业发展格局。
通过采取“后盾帮扶单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先后引入资金270余万元,聘请专业技术人员1人,新建育秧大棚1座、改造建成大米加工厂1个,购置大型农具6台、运输车1台、无人机2台,全面夯实产业发展硬件支撑。
同时,为村民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和发展油菜、优质稻产业,村集体实现年增收30万元。结合和美乡村打造,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引导430户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余土地、空闲资源,种植精品果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把民事当家事,善当基层治理“贴心人”
“只有把村民看作亲人,把村民事当作自家事,把自己的小家融入村里的大家,才能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姚开敏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他积极探索“院坝会+”基层治理模式,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和矛盾不上交。深入开展政策宣传、美丽湘西建设等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桩民生实事,真正把工作做到“家门口”。
“院坝会+政策宣讲,传递党的好声音,院坝会+美丽湘西建设,扮靓村庄‘高颜值’,这是我工作的秘诀”姚开敏说道。
他围绕学生防溺水、厕改摸底、安全生产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面讲政策解疑惑,传递党的“好声音”。通过村民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委政府决议,推选出文明卫生户和最美保洁员在院坝会上进行表彰,充分发挥榜样力量,营造人人讲卫生,户户比干净的良好氛围。
同时,他创新开展“四议两公开”,以村务公开栏、湘西为民群、政务信息网等为载体,健全“线上+线下”的公开机制,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将群众关心关注的村务情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述出来,并针对村民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列出问题清单,群策群力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基层治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